天津解放桥又称万国桥,俗称法国桥、法俄桥,是目前海河跨桥中仅剩的三座可开启的桥之一,连接着河北区的世纪钟广场与和平区的解放北路,位于天津火车站与解放北路之间的海河上,是一座全钢结构可开启的桥梁,建于1927年。桥长97.64米,桥面总宽19.5米。它不仅是天津的标志性建筑物之一,也是连接河北、河东、和平三区,沟通天津站地区的枢纽桥梁。解放桥附近原有一座老龙头桥,是法租界当局要求清政府于1902年修建的。随着城市交通的发展,于1923年筹建新桥,1927年正式建成后,于1928年将老桥拆除。解放桥原名万国桥,即国际桥之意,北连老龙头火车站,南通紫竹林租界地。因当时的天津有英、法、俄、美、德、日、意、奥、比等9国租界,故得此名。而此桥位于法租界入口处,又是由法租界工部局主持建造的,所以当时天津民众称它为法国桥。抗日战争胜利后,当时的国民政府以蒋介石的名字命名此桥,叫做中正桥。1949年,天津解放后此桥正式更名为“解放桥”,并沿用至今。
景点类型:历史建筑
景点地址:天津市河北区解放北路
开放时间:全天开放
门票信息:无需门票
解放桥曾是海河上造价最为昂贵的一座桥。修建万国桥时,原定工程费用以100万两白银为限。开工以后,造价大为提高,主桥增至152万两,拆除老龙头桥等费用增至39万两,共计190万两白银,遂成为海河上造价最高的一座桥梁。好在性能良好至今通车无阻,也不枉昂贵之名。解放桥是一座双叶立转式开启式钢结构大桥,桥身分为3孔,中孔为开户跨。开户跨为双叶立转式,在桁架下弦近引桥部分背贴一固定轨道,备有汽油发电机,可自行发电启闭。合则走车,开则过船。开桥时,活叶桁架沿轨道移动开启,以便让开更大的通航净空。“万国桥下过大船”,曾经是海河上一道景观。
由于桥体钢梁锈蚀严重,传动、电力系统严重老化,解放桥上一次开启是1973年。2007年1月18日,经过8个多月的封闭施工,八旬高龄的解放桥修旧如旧,完全按照原貌修复完成竣工通车,并恢复了桥体开启功能,为靓丽的海河再添新景。解放桥上曾留下过许多故事和传说,不仅有解放军用一个连的兵力、仅用20多分钟时间攻克大桥的佳话,也上演过一些人纵身桥下寻短见的人间悲剧,还先后拍过《马永贞》、《雷雨》、《大决战之平津战役》、《被风吹过的夏天》等影视剧。最为扑朔迷离的,是至今没有搞清楚大桥设计者到底为何方人士。
1902年法国租界当局要求清政府在海河下游老龙头车站附近(即现在的天津站),修建一座桥梁,当时被称为老龙头桥。清光绪二十八年(1902年),天津开始修建此桥,桥梁共分四孔,采用变高度的连续钢桁架。由于城市交通的发展,20世纪20年代开始筹建新桥。1927年新万国桥建成,遂将旧桥拆除。新建的万国桥于1923年开工,1927年竣工,工程总费用共计190万两白银,成为海河上造价最高的一座桥梁。该桥性能良好至今通车无阻,一直正常使用。
解放桥最初建于1902年,于1923年重建,1927年正式建成。原名“万国桥”,即国际桥之意。北连老龙头火车站(天津站旧称),南通紫竹林租界地。
因当时的天津有英、法、俄、美、德、日、意、奥、比9国租界,故得此名。而此桥位于法租界入口处,又是由法租界工部局主持建造的,所以当时天津民众更愿意称它为“法国桥”。
天津是著名商埠,既有传统的繁华商业区,又有新兴的购物中心,还辟有大型旧货古玩市场、中俄购物中心和多种专业化商业街。天津旅游工艺品种类繁多,风船牌地毯、杨柳青年画、泥人张彩塑、魏记风筝被誉为天津四大传统手工艺品。景泰蓝、金银制品、漆器、剪纸、雕刻也广受青睐。
天津市区的旅游以人文为主。近代中国政局的动荡,特别是辛亥革命以后,天津更成为北京政治后台,大批下野政客、失意军阀、遗老遗少纷纷避居天津各租界内,思想家、革命家、科学家、实业家等纷纷来津或暂居或久住。
天津菜起源于民间,擅烹两鲜、讲究时令、精于调味,以咸鲜清淡为主,酸甜口为辅,兼有小辣微麻。在天津,同一种食材,你可以吃到各种菜系的不同做法,从平民百姓的日常餐桌到饭店酒楼的各式宴席,天津人以包罗万味的好胃口,迎接着各地美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