恒河沐浴(bath in the Ganges),印度风俗。印度人对恒河有着极为深厚的感恒河沐浴情,他们视恒河为母亲。
在印度,印度教徒一生的四大夙愿:1、到圣城瓦拉纳西朝拜湿婆神;2、到圣城瓦拉纳西恒河沐浴;3、到圣城瓦拉纳西恒河畅饮圣水;4、死后葬于圣城瓦拉纳西恒河。
在瓦拉纳西,每天来自印度各地成千上万的印度教徒,或男或女,或老或少,来到恒河边,怀着虔诚的心情,走进恒河,痛痛快快洗个澡,以求用圣水冲刷掉自己身上的污浊或罪孽,达到人生超脱凡尘、死后到天国永生的愿望。印度教徒便是这样虔诚地把用恒河水“冲洗身上的过失”看成是莫大安慰和荣幸。
印度教徒把恒河当作圣河,佛教也将恒河水视为福水。据印度教神话传说,恒河是天上女神的化身,她应人间国王的请求,下凡冲洗国王祖先的罪孽。湿婆在喜马拉雅山用头承受汹涌的河水,使之分7路流向大地,大水净化了国王祖先的灵魂,灌溉了农田。恒河水成为印度教教徒心目中洗涤罪恶的圣水,能造福人类;湿婆成为人们敬奉的圣人。湿婆迎恒河水下凡的瓦拉纳西,是印度教教徒朝圣的印度之光,每天都有数万的印度教徒到恒河沐浴和举行宗教仪礼。恒河两岸有无数的寺庙和宗教圣地。据说恒河水可以延年益寿,到恒河沐浴可以洗掉一生的罪过。在恒河岸边寿终正寝,或火葬、水葬者,来世将享福无穷,并随恒河女神升天。印度每年都有许多人从全国各地到恒河沐浴,其中以瓦拉纳西、安拉阿巴德、赫尔德瓦尔等地的圣水浴最为壮观。沐浴者还用器皿运恒河水回家乡珍藏,喝水吃饭时滴入一点。恒河右岸的城市哈特瓦,是有数百年历史的宗教朝圣圣地。每隔12年,这里举行盛大的宗教节日。节日期间,数百万的印度教徒赶到恒河沐浴,超度灵魂。沐浴后,到水边的一座大庙祈祷,然后将鲜花或牛奶洒到河里,并向河心投下面粉做的鱼饵,引游鱼竞食。黄昏时,妇女将鲜花撒在宽大的树叶上,花瓣间置放燃着的小灯,送树叶到河中。恒河沐浴是印度教徒的习俗,但因集中在宗教节日去恒河沐浴的人太多,河水往往会变得有些污浊,有时会发生教徒被挤伤,甚至被淹死的惨剧。
营造文明、和谐的旅游环境,关系到每位游客的切身利益。做文明游客是我们大家的义务,请遵守以下公约:
1、维护环境卫生。不随地吐痰和口香糖,不乱扔废弃物,不在禁烟场所吸烟。
2、遵守公共秩序。不喧哗吵闹,排队遵守秩序,不并行挡道,不在公众场所高声交谈。
3、保护生态环境。不踩踏绿地,不摘折花木和果实,不追捉、投打、乱喂动物。
4、保护文物古迹。不在文物古迹上涂刻,不攀爬触摸文物,拍照摄像遵守规定。
5、爱惜公共设施。不污损客房用品,不损坏公用设施,不贪占小便宜,节约用水用电,用餐不浪费。
6、尊重别人权利。不强行和外宾合影,不对着别人打喷嚏,不长期占用公共设施,尊重服务人员的劳动,尊重各民族宗教习俗。
7、讲究以礼待人。衣着整洁得体,不在公共场所袒胸赤膊;礼让老幼病残,礼让女士;不讲粗话。
8、提倡健康娱乐。抵制封建迷信活动,拒绝黄、赌、毒。
宝莱坞电影让印度越来越多的呈现在世人眼前,那悠扬的歌声、靓丽的纱丽、质朴的民风以及多样的美食都让人动心不已。盘点了16处印度美景,空灵秀丽的景色加上淳朴的民风,仿佛能够洗涤来客的灵魂。
印度特产有印度丝、银饰、纺织品、印度毯、香料、珠宝、古董、檀香及皮件、手工艺品等。印度的手工艺品色彩丰富价钱又低廉,很难不让游客心动的,尤其是在德里,几乎可买到来自全印度各地的特产,如果你将德里列为旅游的第一站,那么这是个好好比一下价钱的地方,如果德里是最后一站,那么这也是你在印度旅行途中不可错失购物良机的最后补货地!
由于辉煌灿烂的古文化和广袤的国土,印度名胜古迹和名山胜水甚多,玩赏不尽。印度的旅游项目大致分为三大部分:首先是古堡陵园,著名的有红堡、胡马雍陵、泰姬陵,代表了印度建筑艺术的最高水准;而甘地陵是印度国父“圣雄”甘地的陵墓。
印度食品在世界饮食文化中独树一帜,印度饭菜的最大特点是浓香刺激。印度自古就以“香料盈野,黄金遍地”著称,印度人自古就喜欢吃香料,他们的食品中加入的调料各种各样,有几十种之多。常吃的香料有:咖喱、生姜、大蒜、丁香、肉桂、姜黄、茴香、芫荽、孜然、豆蔻、辣椒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