藏经阁

门票:¥0

藏经阁简介

又名法堂,位于少林寺大雄宝殿之后的中轴线上,为高僧讲经说法和贮存佛经典籍之所。

藏经阁景点介绍

走进少林寺藏经阁

少林寺藏经阁又名法堂,位于少林寺大雄宝殿之后的中轴线上,为高僧讲经说法和贮存佛经典籍之所。

少林寺藏经阁殿内原供达摩面壁石、法器及包括明代大藏经在内的5000余卷佛经图籍等。1928年,该殿被石友三焚烧,殿内经卷、武术书籍、达摩影石等俱被毁,仅存殿基及墙体石柱14根。少林寺藏经阁现存《中华大藏经》、《龙藏》、《大正藏》、《高丽藏》及其他典籍计数万册。据碑铭记载,此阁创建于元代至正(1341-1368年)年间。现藏经阁是依据毁前资料,于1992至1993年间在原址上重新设计建造的。

少林寺藏经阁旅游信息简介

景点类型:佛殿

最佳季节:四季皆宜,春秋两季最佳。

建议游玩:20到30分钟

开放时间:7:30-17:00

门票信息:无需门票。包含在少林寺景区门票100元内。

地址:河南省登封市嵩山少林寺内常住院大雄宝殿之后的中轴线上

少林寺藏经阁旅游攻略

三藏(经、律、论)

指经藏、律藏、论藏。汉译三藏有1692部,共6241卷,此外中国学者撰述收入藏内的有一千多卷。明代嘉兴版大藏经又收集中国学者撰述5600卷编为续藏。近代日本也编印续藏,收集的也都是中国撰述的,共1750部,7140卷。

经:又称“经藏”,音译素怛缆藏、修多罗藏,意译契经藏。佛所说之经典,上契诸佛之理,下契众生之机;有关佛陀教说之要义,皆属于经部类。

律:又称“律藏”,音译毗奈耶藏、毗尼藏,意译调伏藏。佛所制定之律仪,能治众生之恶,调伏众生之心性;有关佛所制定教团之生活规则,皆属于律部类。

论:又称“论藏”,音译阿毗达磨藏、阿毗昙藏,意译作对法藏。对佛典经义加以论议,化精简为详明,以决择诸法性相;为佛陀教说之进一步发展,而后人以殊胜之智慧加以组织化、体系化的论议解释。

白玉卧佛

蔵经阁内神龛上现供1997年缅甸居士赠送的重16.5吨、长7米的巨型白玉卧佛一尊。白玉卧佛像为释迦牟尼佛涅盘入寂像,慈祥安定。

“藏”字不完整因为没藏书?

一日上午,虽然不是周末,但嵩山少林寺内仍游人如织。

“朋友们,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,就是少林寺藏经阁……”一位女导游正为十几名游客讲解藏经阁的故事,大家听得津津有味。

“不过,今天的藏经阁,已经不是历史上的藏经阁了。”导游的话锋突然一转,吊足了游客们的胃口。“大家看,‘藏经阁’这三个字是赵朴初先生题写的,仔细一看会发现,‘藏’字的左下侧少了半片,这个字并不完整。”

“这个‘藏’字为什么不完整?据说,是赵朴初先生觉得藏经阁已经没有藏书,没有文化品位,就把左边的那两笔画给去掉了。”导游的话,让游客们深信不疑。事实并非如此。

功夫秘籍收藏量全国第一

红墙、红门、红院落,这座新“藏经阁”,距离寺院内的藏经阁不到100米,由于没有悬挂任何招牌,一般游客很难发现。

步入殿内,跟现代图书馆别无二致:安检门、报夹、阅读桌椅……而和一般图书馆不同的是,这里的读者很少,仅有的一些读者,基本都是僧人和前来查阅资料的专家、学者。

十几座书架,被分为“少林寺”、“宗教”、“哲学”、“社会科学”等多个种类。另有多媒体室、阅览室、经藏密集室、古籍室等多个区域。“我们这里的图书有5万余种30万册,包括北齐至明清时期的拓片近万件。这些图书以佛教经典、医药典籍、功夫秘籍等少林寺特色藏书为主,兼有文史哲和其他自然科学图书,既体现出少林文化的精髓和内涵,也彰显出少林文化的多元性和包容性。”少林寺藏经阁负责人杜新欣说。

和一般书架上的图书不同,“经藏密集室”的图书就高深得多。杜新欣用钥匙打开大门,《中华大藏经》、《龙藏》、《大正藏》、《高丽藏》数万册典籍,静静地安放在这里。

当然,被称之为镇馆之宝的图书,在“古籍室”。宋代刻本《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六百卷》,距今已有千年历史。

“古籍室馆藏古籍3万多册,其中善本近6000种、20000余册。其中禅宗类经藏、禅医药典籍、功夫秘籍收藏量在全国图书馆行业均排第一。”杜新欣说,对于古籍室内的图书,设置了内外锁,也就是说,只有两个人同时持两把钥匙才能打开古籍室的门。

那么,传说中的30万册图书还有功夫秘籍都在哪儿放着呢?

“少林寺所处位置为少室山深处,夏天多雨潮湿,冬天寒冷干燥,仅气候条件对古籍保护就十分不利;藏经阁位于少林寺中轴线上,在游览区,主要为木质建筑材料构成,各方面条件达不到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的申报要求。”少林寺方丈释永信说,为了改善这种情况,少林寺专门开辟了约600平方米的地方建了一个现代化的、功能齐全的图书馆,作为少林寺藏经阁古籍保护的专用场地,并积极创造好的条件保护古籍。

释永信所说的这个图书馆,位于少林寺寺院西侧,古色古香的建筑和整个少林寺融为一体。

温馨提醒

对寺庙的僧人、道人应尊称为“师”或“法师”,对住持僧人应称其为“长老”、“方丈”、“禅师”。喇嘛庙中的僧人称其“喇嘛”,即“上师”意,忌直称为“和尚”、“出家人”,甚至其它污辱性称呼。

与僧人见面常见的行礼方式为双手合十,微微低头,或单手竖掌于胸前、头略低,忌用握手、拥抱、摸僧人头部等不当之礼节。

与僧人道人交谈,不应提及杀戮之辞、婚配之事,以及食用腥荤等话,以免引起僧人反感。

游历寺庙时不可大声喧哗、指点议论、妄加嘲讽或随便乱走、乱动寺庙之物,尤禁乱摸乱刻神像,如遇佛事活动应静立默视或悄然离开。

相关线路

相关攻略

相关景点